一刷心得在留言👇 #金馬60 ,我卻是第一次參加 #金馬影展。 始終是 #填詞撚 #填詞L ❤️ 二刷哭更慘是怎樣🤣 第一次看劇情、第二次看細節👀 慢慢鋪陳,勾起觀眾的興趣,一起期待🥳🥳🥳卻… 拌嘴是日常,但是當妳有開心事,第一個分享的對象…這就是 #手足 吧! 或許不甚了解妳的 #填詞 界的事情,但是卻從未少過的 「阿妹,在做咩?」(粵語幼幼班,不確定正確性😅)、「哇!」當妳有所成就,比妳更加興奮(這次有好好看到喜悅溢滿於情)這就是父母。受挫時,守候妳,這就是家人🏠 #羅穎詩 勇敢為自己爭取權益過、認真上課、土法煉鋼、試著把自己投身於相關環境裡,甚至曾經忽略,失去…但夢想被蹧蹋的殘酷,讓她說出自己「沒努力過」。 身旁的人,好像都在前進,往人生下一個階段邁進,羅穎詩研究過,但太難了!當她想放棄,要麵包(找工作賺錢)時,希望似又燃起?但命運再次… 本片描述一個高中女孩,她將人生精華的十年用來追求「夢想」,不是什麼驚天地撼鬼神的大製作,但小品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就在於「真實、無距離」。 升大學時的迷惘。在此之前,我們順著幼稚園、小學,一路讀到高中,有一個體制讓我們遵循,而今卻沒有標準答案了!如果小時候作文題目,寫「我的志願」,要當醫生,至少有個清晰的目標:要考上醫學系。 但「填詞人」是咩?一個沒有設大學科系的「夢想」,又把人推近另一個迷宮。 映後座談有觀眾提問:為什麼把女主角寫得這麼廢? 綺琳導演:一開始確認發音是「廢」還是「飛」? 確認是「廢」後,綺琳導演說她不覺得女主角很「廢」,覺得「廢」,可能是因為一直看到她失敗。成功的人,只是沒有告訴你他失敗的地方,如果失敗就是廢,那麼很多人就都是廢了! 她覺得羅穎詩很「飛」,因為她有許多跳躍的想法。 書中和電影都有到臺灣賣歌段落,我其實一直還沒跟綺琳導演講:我之前去聽她在「香港創作在臺灣」,就是也帶著好奇心,那個書裡普通話&國語沒有講得很好的她,現在呢? 2020年移居臺灣的綺琳導演,國語說得很好啦!但她也分享道在香港拍電影,「成本」是第一優先考量。 當年那個女孩、羅穎詩,或許沒有很標準的國語,但是有很「飛」的想法和勇氣💪 如今,國語很標準了!或因「現實」,不再那麼飛。 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電影之所以觸動人心,是因為羅穎詩帶領我們再次回到無所畏懼做夢的我們;然後,一路上的跌倒受傷,勾勒起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所以,跟著紅了眼眶。 #感謝 20231124影人場 主持人看見 ,一起舉手的紳士把發問機會讓給我🙏❤️ 「有沒有不僅是羅穎詩的經歷也是演員本身的經歷,想起青春年少,甚至是可能也曾經遺忘過的夢想?」 鍾雪有透露有一段是她本人的經歷😁 原來如此,也是演自己,難怪如此自然👍 「如果今天有一個高中生跟妳說想跟羅穎詩一樣成為填詞人,做為填詞人的前輩,職涯上的建議?身為人生的前輩,給予的勉勵?」 Norris 填詞人,綺琳編、導歡迎大家來看電影,她已經把想說的話都拍進去啦🖐️ 嚴禁劇透😅到時候大家猜一猜,期待臺灣能上映👀 後記: 因為 #永保初心 #學習筆記 的打書語而購書。已讀過原著《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在大合照時拿著書拍照,或有些激動😅感恩坐在隔壁D17的影友還說要不要跟我換位子🙏💞 初次 #金馬影展 #滿滿感受 #十分享受 #感謝 #影人有心參考連結:https://pse.is/5kt2ht
2023.11.23 #愛情城事 #宇宙首映 十個 #城事 我們聽著非母語的歌曲,有些懵懂,離鄉背井又何嘗不是陌生,但是愛情給了力量,也留下餘味。 因為愛所以及屋,不僅是陪伴了對方,同時自己也被療癒,又或者說治癒了遺憾。從陪笑到真正放開懷大笑😊 #導演都很巧妙有露出唷👆 我們曾經迷茫過,但是命運讓我們遇見同病相憐的人,她給予他重振旗鼓的勇氣,他勇敢跨出腳步。 因為害怕失去,我們隱藏自己的秘密,面對真實,意想不到的事,等著我們💞。 喧囂中,獨感孤寂,內心縱已千頭萬緒,嘴巴卻說不出口!而,紅線早已牽線。 為什麼逃避、偽裝成陌生人?或許,是不知道怎麼表達的情感。罵罵咧咧聲中,有一個真誠的聲音響起,而明白背後的故事後,再無須躲藏。 意外,意料之外,雖然有不捨,或許,在尚未Ready 準備好下,似無情卻是有情,不讓跟著受苦。 緣,有那麼一個人,讓你寄託,在那個瞬間,撥動心弦。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如何投入又如何抽離?唯有愛,是守護。 再見了!掰掰囉!我們好好告別了嗎? #愛情城事 2024年2月上映 參考連結:https://pse.is/5kt2c5
➽故事大綱: 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周小曉,有著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因此,成為班上特別的一員。班上同學,是從小學四年級就一起相處的同窗,然而,一年多的相處,並沒有讓大家因為了解而「善良」,反而,故意、甚至變本加厲地排擠小曉。在同儕間得不到「愛」的小曉,回到家只有因為爸爸在國外,「類單親」的媽媽相伴,然而,媽媽也因為小曉在學校的狀況不斷,母女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繃。與此同時,小曉無意間發現了老師和媽媽之間的祕密、新同學曉珊的出現,她好像跟別人不太一樣,小曉的生活又該迎接什麼樣的波瀾? ➽電影看點: 💓將真實搬上大螢幕 在國小任教的姑姑曾經分享過,有次班上同時有一位「自閉症類群障礙(英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及一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同學,於是,一靜、一動成了班上常見的光景。 並不是我們沒看見,就不存在,電影將日常存在的生活,放大螢幕,讓我們看見和認識。 💓愛要說出口,討厭也要表達 電影的預告,述說飾演媽媽的陳意涵很想和林品彤飾演的小曉溝通卻無果,呈現出母親的無奈。常言道,「愛要及時」,而在電影裡,小曉則是在一幕場景中,非常明確地以「換位思考」提問,向媽媽表達了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試想,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壓抑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讓小傷、小痛積累到最後,無處宣洩終成一發不可收拾。 💓渴望被愛,也在學習去愛 小曉雖然常常因為出狀況而讓媽媽跑學校,甚至被學校開紅單,但,她,其實一直在學習如何和大家「好好相處」,而渴求和大家在一起。她會關心朋友受傷、她會想著如何受到歡迎、她會想要迎合老師的喜好、將爸爸說的話放上心頭、試著體諒媽媽的難處……。 💓立場不同,感受不同 觀看著電影的我們,和媽媽一樣,看到小曉的進步,也知道小曉一路走來的不易;然而,被小曉弄傷過的同學,同學媽媽的眼淚和控訴,也不是煽情,而是媽媽都愛著自己的孩子。我想起飾演媽媽的陳意涵,她在電影《聽說》飾演秧秧,為了支持姐姐小朋,兼了好幾份工作。一次,她要請朋友彭于晏飾演的天闊吃飯。結帳時,因為她還在數零錢,可是,外頭已經排起隊伍,有其他客人等著入座。後來,天闊為了不想讓別人等待,就掏出鈔票付了飯錢。兩人為此也吵了一架,秧秧認為天闊是不是瞧不起自己的零錢,那可是她當街頭藝人一塊、五塊存起來的;而天闊只是單純不想讓別人等待罷了!當期待自己的努力能夠被重視,但其實別人沒有這個義務,或許,別人也是有要事,趕著趕快墊個肚子。這就是現實,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層層堆疊,觸動人心 隨著劇情的堆疊,小曉說出自己的努力,瞬間牽動情緒,引起共感。 後來,小曉也以行動呵護媽媽……。 不能再暴雷,大家進戲院,多些了解、理解及體諒。 參考來源: https://hkese.net/article/626164
有幸參與到,欣賞好作品。 報名的契機在於我有在follow的賴雨霏妹妹有參與其中的《一點一滴的死》。 我第一次看雨霏妹妹的作品是在《疫起》,建立於真實題材的醫療相關電影,少了孩子的純粹童真,可以看到醫護人員的孩子,自小就有的超齡。穿著學校制服,熟練地到醫院找媽媽,等待。當時覺得這個小朋友挺有眼緣的,後來才看到她更小的時候所拍攝的《溟溟》,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小朋友的成長是看得見的,尤其是在進入10歲的階段。《疫起》時,是小女生、《溟溟》是小女孩。而到了《一點一滴的死》是吾家有女初長成。隨著題材的複雜性,雨霏的演出也更加成熟。 《一點一滴的死》從片名就感受到沉重的壓抑。建立於純佑導演自身的經歷:小時候耳聞認識的姊妹倆有遭遇性侵再加上和兒童精神科醫生諮詢的田調,該片以姊妹倆為背景發散。正要從小女孩變成剛長大的少女安妍 和能夠忠於當下,呈現出導演想要的靈光的雨霏 成為了劇中的姊妹。擁有許多劇場經驗,此次挑戰負面角色的彭士詮則是關鍵人物張叔叔。 由於涉及到身體自主權、毒品,劇組團隊亦是負責任地和兩位未成年演員的父母溝通並且請女性表演指導老師全程陪同演員們。在建立信任後,看到令人驚豔的成果。我是第一次看到安妍本人,感覺她還是有些靦腆,然而,影片中她全然成為角色小婕,冷酷而守護妹妹。至於雨霏因為尚有其他工作未能出席,但是,第三次看到她演出的我,也深刻感受到,她越發純熟的演出,片中的小純,有著對於「人」單純的「信任」,也有身在髒亂的生活環境,對於闖入的「老鼠」,淡然地說著:要把牠殺掉嗎?的不那麼純真的陰暗面。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投了,未中,沒有太多預算而砍掉的特效,改以人工美術,正正讓劇場出身的彭士詮將提案落實,呈現很好的效果。謝謝導演解惑,原來我疑惑的點,真的是導演和主創特意營造的對比,那是妹妹心中對於這個世界嚮往之處。而原來,原本想要是唯一的虛,反而成了「實」。聽聞2024年1月將在台北上映,這邊就不多劇透。 《紅的夢》,劭慈 導演的真誠分享,讓我很感動。劭慈導演表示自己很熱愛表演,片名將對於喜歡一件事情的熱情和直接、清楚,以臨時演員為背景的「想要紅」的渴望,嵌在片名。 劭慈導演也在分享中,提及自己不想要失焦變成愛情片,而是回扣到:投入自己喜歡的一件事情中,不一定會被看見,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因為喜歡,你還是要繼續努力去做,讓它發光。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導演也分享了自己如何故意很壞地對待演員,其實是暗中在幫助演員成就角色。非常有趣。很有意思地,因緣際會結識的導演及兩位主要演員,其實互相影響著。飾演小立的王柏人,說著想要拍動態劇照,導演找他乾脆就來拍短片;而拍「動態劇照」的意念悄悄烙印,在影友提問時,導演才發覺自己好像不知不覺就拍出那個感覺。原來,從YouTuber歸零,找回自己喜歡演戲、想要演戲的王柏人 原來其實真的當過臨演、替身;而飾演女主角妮妮的演員,是劭慈導演協助他案選角時,自己看到的緣分。 至於我,平時喜歡參加各種活動,這些年也偶爾當當臨演,或許因為我並不是要真正很紅當明星,只是想要「體驗」多於成名,而不能完全等同於「小立」的心境,但是,也因為也實際當過「同學」,所以對於影片中如實呈現臨時演員的處境,多少能夠心有戚戚焉。又,我前陣子才在金馬影展看了講述追求夢想的《填詞撚》,所以能感受到,夢想,不容易達成,但因為愛,我們也不容易放棄。 據聞,也是2024年1月會在台北跟大家見面,就讓我們一同期待。 參考來源:https://hkese.net/article/626164
全書特色:跳著國標舞的女子夏天,在找尋自己的舞伴的同時,也觀看人生百態。想要擁有自己身體的主控權,卻偏偏陷在Men lead,women follow的國標舞框架裡,究竟該何去何從? 佳句摘錄:跳舞那段時光是我人生最快樂的一段,而那些快樂都是一次細細碎碎的片段串織成,充滿顏色與流動,汗水的氣味與音樂的包圍,飛揚的裙角與肌肉的力量,還有向上的渴望,追求著什麼極限的興奮。(頁142) 心得感想及啟示: 或許身為獨生女,我對於「一個人」,是很習慣的。我並不太會感覺一個人是很孤單的,不過有的時候,想去一些餐廳吃飯,或是報名旅行,很多都是兩人成行,都有種被排斥的感覺。以至於,現在「一個人」也OK,似乎成為了某種噱頭。 書裡的一些矛盾心裡,隨著夏天的描述,深深刻入心。明明夏天說過,覺得Men lead,women follow是令人不舒服的,但偏偏夏天無法放棄國標舞,所以被迫接受這樣的規矩。甚至,在又林面前,表現得唯唯諾諾就算了,還要被又林整個家庭檢視,打量上下。是否,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矛盾時刻,雖然不舒服,卻無法征服?在夏天委屈落淚的時刻,胸口也像被重物壓住般,悶。 女孩的故事,明明該是與自己有親密關係的母親,一個給了夏天對自己身體、性,乃至於身為女人的種種疙瘩和心結;一個給了美心以愛為名的囹圄,讓女孩們的幸福,籠罩了原生家庭的陰影,何去何從,也是值得細細體會的故事線。 讀著,讀著,我想起國中時讀過的書中的佳句。 我平時較少著裙裝,講座當日穿裙裝,同事立刻問我今日是否有約會?我拿著書答曰今日聽《人魚紀》講座,同事立刻說:那,人魚最後會不會死啊? 人魚,童話故事中犧牲的形象,或許深植人心,如同,國中讀書心得的啞口魚。然而,夏天在書中跟我們傾訴過她的委屈,也宣告出她的堅毅,她會帥氣上岸,漂亮走路。 ▌漂亮地走路—從小說到改編,關於《#人魚紀》的影視版計畫 李維菁逝世五週年紀念講座 @女書店 首先向主講|#黃綺琳 導演 ⨉ 主持|#葉美瑤 總編輯⨉ 特別嘉賓|#林昀嫺 副教授及新經典文化 x女書店致歉,我在11月12日 以所有郵件查詢Gmail,要找某活動信件時,這才發現11月8日時,主辦方有寄行前提醒信有提到嚴禁拍照!抱歉!不知者之過,我還為了拍照,特地往前坐,看到第一排有一個位子未放置保留席,趕快搶搖滾區,拍照。 因為報名表單有提到要收到報名成功信才算成功,我確實在10月底報名時,有搜尋是否有報名成功信,女書店來信被系統歸類至最新快訊,非會跳出通知的主要信件,當時也是用所有信件查看,才有看到報名成功信後,我想那就OK了!後來,我就沒有再去特別留意。是否當天講座現場有再次提醒,我自己沒聽到?學習經驗:以後要多多注意,再次抱歉! 我僅能補救方式:講座過程照片不使用。 如同綺琳導演分享,在尚未閱讀維菁作家書之前,知道這位作家,因為書,也因為渠曾到香港演講。 於我,也是如此。在尚未閱讀書之前,因為報導聽聞過《我是許涼涼》、《老派約會之必要》。當時作家早逝新聞一出,也是愕然和惋惜。 緣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綺琳導演於講座分享,當時自己初到臺灣,因為忙於工作及移居瑣事,先將臺灣製作公司所贈《人魚紀》一書收著,直到因緣際會收到第二家製作公司所贈《罐頭 pickle!》,連兩本維菁的書,讓她不禁想:這是臺灣製作公司的文化嗎?都會送維菁的書。 她也因此,正式拿起《人魚紀》翻閱,這一翻閱就是從頭讀到完,未曾擱手。其實自己平常沒有太多時間閱讀,時常是看了幾頁就放著,很少會這樣把一本書直接看完,綺琳導演接續說。 讀著讀著,像是閱讀自己的故事。 綺琳導演說很巧,自己在臺灣學習國標舞的地點,和書中夏天一樣都在西門町,也是找不到舞伴,然後初來臺灣時,自己人生狀態的迷茫,也是如出一轍,十分有共感。其實,當時自己也正在構思類似情景的劇本。 於是,閱讀完,她就決定她要接下將《人魚紀》影視化的任務。 美瑤總編輯表示,其實維菁作家自己曾經說過希望由香港導演來影視化自己的這部作品。為什麼會是「香港」?或許是香港的國際化使然。維菁作家曾說,歌手不是用嘴巴唱歌,而是用全身在唱;雕刻家也不是用手在雕刻,而是用生命在雕刻;相信維菁作家也是用盡力氣在寫作。 接下任務的綺琳導演表示,其實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因為這是如此珍貴的遺作。有一說:二流的小說改編電影容易,但一流小說就難了,因為本身已經很優秀。她並不想辜負,但是如何將書中世界影視化,著實有實際作業的困難。 譬如書寫可以寫內在,寫進人物的千萬思緒,但是影視呈現的是比較外在。如何用外在的方式,如實去呈現內在事物,在執行上確實有相當的困難。綺琳導演也在講座中,提及兩片段舉例,對文字有感,但沒辦法真的請一位女演員如文字描述去演繹。 如何實際化,綺琳導演也讓我們先睹為快,劇本初稿的轉化。基於版權和不劇透,不確定哪些可以寫出來(當下也是想到有版權和製作不公開並沒有拍任何劇本照片 ),請大家閱讀女書店紀實。 雖然沒辦法透露太多講座內容、劇本,但是感受到綺琳導演滿滿的用心。 導演提及自己去看了更多維菁作家的書,報導、專訪,去搜尋她的演講。書中場景不是都發生在台北,她有機會到新加坡時,也田調了書裡的描繪等等。 還沒有電影是以國標舞為主題而成功的前例,我們都相信天選之人綺琳導演將開此前例。 導演也分享到自己對這部電影的企圖心:書裡的男主角東尼,可以成為刻在大家腦海的印象。十年後,大家可以說:你可不可以不要那麼東尼?走出電影院時,大家會說還是小說比較好看還是說電影比較好看?綺琳導演說自己還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希望聽到:電影比較好看。也許,她並不希望去做比較,她希望大家會說:電影作為獨立作品而言,也很好看。 而我們都相信,是因為導演展現企圖心並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逐步在努力實踐。【Culture Panel 藝文嵌板】改編台灣小說電影《人魚紀》從國標舞看大城市單身女性的孤獨感|新晉女導演黃綺琳專訪 2023年香港HAF創投會議ARRI大獎 祝福年底另項提案也能有好結果,讓電影開拍能有更好的資源。 而對於女主角夏天Summer一角的人選,導演給出的期待是:要看過原著,能夠理解作品,演員自己的感受要是正確的,並且有時間練舞,因為希望演員是真的可以自己跳;演員在學習國標舞的過程中,才可以去真正體會,而不是後製一堆特效。 如同現場嘉賓維菁作家前主管、現任央廣總台長張瑞昌表示:一昧忠於原著找尋小說的繼承,或許也不是維菁想要的。抽出書的精髓,創作出不一樣的《人魚紀》,希望導演不要被書的框架給框住了! 作為一個電視兒童,也不免發出一些想像: 如果Summer是臺灣女演員: 謝盈萱:因為在《俗女養成記》系列中,她展現了對婚姻及對女性成為母親的不安;在《四樓的天堂》也和母親有過母女情結的糾葛,然後,她有舞蹈底子,學習國標舞應該會快些。 如果Summer是香港女演員: 李佳芯:比較正式的跳舞,我看過的是《踩過界》。劇裡設定男主角盲俠看不到,所以這段舞也打破Men lead,women follow,而是Women lead,men follow。但其實,我在講座當下,想到李佳芯這個人選時,是因為她的文字。下圖翻拍自李佳芯。《心之所往》(第八、九頁)。香港,2020年11月第二版。 夏天一直在國標舞的課堂上,找尋她的舞伴,然後,在過程中,她也向我們描繪了這個空間裡,誰和誰如何如何,誰跟誰又是怎麼樣怎麼樣的。讓我感覺,夏天某種程度上,就是以「旁觀者」的身分在窺看國標舞的課堂,並且傾訴予你、我。 如果Summer是臺灣+香港女演員: 曾寶儀:我看了J2節目《香港人的台式生活》,我才知道阿寶粵語說得如此好,我都忘了她爸爸是香港人。我沒有看過她的演出,但是她的主持都讓我感受到溫度。我覺得那就是來自她對生活觀察的細膩,如同書裡也是在寫Summer對於這個世界的想法。 Summer媽媽: 江美儀:《親親我好媽》、《下流上車族》的媽媽管嚴形象太鮮明。 小Summer: 賴雨霏:正是女孩轉少女的年紀(正是有些害羞的時刻),也有不少作品。【公視學生劇展】#最後三十天 【你 就是自己的光】迎光篇-當耀眼的晨曦完整版 電視兒童的想像,兩個角力的聲音 Summer其實有好多內心的想法的,如果說Summer是追求完美的完美主義者,角色的平衡:讓Summer內心有兩個聲音在拔河! 完美主義V.S.可以不用那麼完美 田蕊妮《迷》的執著V.S.楊卓娜《童時愛上你》的暖 這些年看多港劇了,所以浮現的都是香港演員們。 聽完綺琳導演導演娓娓道來,自己如何和作品結緣,又如何對此懷有使命感,和劇透的劇本初稿,實在是好興奮,無論是臺灣、香港還是其他背景的演員,我都期待著綺琳導演版的《人魚紀》。 也希望有機會的話,可以有幸參與其中。 前一次,有機會參與某劇集時,我真的想找個洞跳進去,我收到的指示是和前面的人相差5步還是10步的,好難抓距離押!所以不只劇組覺得我演得很怪異,我也覺得好彆扭! 在《惡女》中也有路人角色,很清楚的指令聽到「XX十萬」,就走過去! 能不能每次都這樣容易些? 但,就像夏天想要好好跳個國標舞,卻終日兜轉在尋找舞伴的路上;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都心想事成,我會繼續努力好好當個「同學」。 講座尾聲要拍合照時,我想說綺琳導演手上沒有書ㄟ,我只是想該不該把我手上的書靠近她一些?然後,綺琳導演說:我跟妳換一下位子。謝謝。 對齁!我怎麼就沒想到!所以我也會努力機靈些。 或許人的行為舉止都和過去的經驗有關吧!後來,幫綺琳導演和粉絲拍照時,導演原本把手放在背後,因為以前媽媽常說我這樣拍照,看不到手,就像手不見一樣,所以我就出聲,讓導演把手擺前面啦! 而當個可以派上用場的「同學」,我會繼續在各方面學習的。 就像綺琳導演和團隊,努力在成就《人魚紀》的影視版計畫。 參考連結: https://hjyin90life.com/2023/11/15/%e3%80%8a%e4%ba%ba%e9%ad%9a%e7%b4%80%e3%80%8b%e9%96%b1%e8%ae%80%e2%a8%89-%e6%bc%82%e4%ba%ae%e5%9c%b0%e8%b5%b0%e8%b7%af-%e5%be%9e%e5%b0%8f%e8%aa%aa%e5%88%b0%e6%94%b9%e7%b7%a8%ef%bc%8c%e9%97%9c/
雖然不是影人場,還是要請假早退,走過來看《填詞L》(The Lyricist Wannabe,《填詞撚》)金馬+臺灣首映。 改編自編、導黃綺琳本身的著作《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本片講述夢想成為填詞人的羅穎詩,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在成為填詞人的路上跌跌碰碰的故事。 人們現在在介紹黃綺琳編、導時,都會提及她是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渠《金都》除金像獎外,亦獲得不少獎項,《金都》是一部好電影,但我覺得從《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是件很不錯的事情。 怎麼說?就是當我知道《金都》時,它已經是一部獲獎作品,而我並非因為它的盛名喜歡它,是在我自己看過之後,喜歡,我覺得才是重要的,因為那是我自己的感受。(我是先看了《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再看《金都》,而我在看完書後,就已被圈粉) 我的感受我的喜歡:《金都》撥開華麗的外表,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 《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有一種很純粹的真心,記錄著一個女孩對於「填詞」的願景。 我的感受我的喜歡:【閱讀】《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黃綺琳築夢之路 《填詞L》的影像化,讓文字的意象更加鮮明。**以下恐有部分劇透** 故事一開始的背景,從學校裡的一項演出活動說起。 羅穎詩和同學籌畫著表演,幾位同學熱烈地討論著,並且穿插著似青澀戀愛的愛苗發芽,以及回到家裡,兄妹倆的拌嘴。 讓人回味起,我也曾經有過的校園生活。每一個場景都是那個熟悉,就是我們的日常,沒有什麼特別的大場面,而,正是點點滴滴的片段,串連起我們的生命,譜寫成一段段故事。昨日,整理房間時,發現我中學時寫的稿子,竟有類似心境,或許這是屬於青春時期的我們,獨有的心思。 「想要入行成為填詞人」的種子在中學的羅穎詩的心裡播下了!她開始孕育種子之路。 從校園活動的嘗試、土法煉鋼地為自己開發機會、到好像終於有機會了!卻又似乎稍縱即逝? 因為臺灣才剛剛首映,不能很劇透! 簡單來說,我喜歡《填詞L》以一個普通、沒什麼厲害背景的中學女生出發。她的校園生活,就和你、我生活沒有什麼太大區別。我們就這樣讀書、讀書,讀著讀著,就要升學,或直接面臨就業。雖然我高中時是語文實驗班,一早確認了類組,但是選擇大學志願時,也是經過一番思索的。 羅穎詩也在中學畢業後,再次確認自己不是在校園活動玩一玩,而是真正想要入行。覺得好像看到大學臨畢業時,開始去面試的我。 成長在同一個年代,我也看到了我記憶中那些不分臺灣和香港的共通軟體。 有種熟悉感,是那麼親切。還有,我看著看著,覺得羅穎詩的髮型有像楊丞琳的水母頭,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參考那時的流行? 雖然沒有很刻意鋪陳,但是與羅穎詩築夢之路共存的,好朋友的支持、家人的守護,其實都能感受到。 親力親為幫羅穎詩一把的好朋友、時刻關心羅穎詩在做什麼呀!的家人們,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若沒有家人的支撐,羅穎詩也不能「自私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吧! 羅穎詩真的很自私嗎?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有點,但仔細想想,其實「善良、體貼」真的沒什麼實質的作用。當你試圖顧慮到別人時,那麼誰來顧慮你?經典臺灣電影《看海的日子裡》,陸小芬所飾演的白玫,自幼被迫出賣身體,當妓女養活一家子,但到頭來,她得到的是被自己的「家人」嫌棄。 《填詞L》所呈現的自私,在一次又一次碰壁後,我覺得其實是「賦予」羅穎詩要「自私地聰明」,不要傻傻地做白工,走過冤枉路,從中汲取經驗,繼續前行。 人生只有一次,許自己一個勇敢追夢想的任性、韌性和勇氣吧! 參考連結: https://hjyin90life.com/2023/11/16/%e3%80%8a%e5%a1%ab%e8%a9%9el%e3%80%8b%e8%ae%93%e6%88%91%e5%80%91%e6%89%be%e5%9b%9e%e5%88%9d%e5%bf%83%ef%bc%8c%e9%87%8d%e6%8b%be%e5%a4%a2%e6%83%b3/
在我看《金都》前,它已經是部獲獎多多的電影。而我,決定不被影響,儘管細細品味。 我是在今年,2023年才回頭看2020年就已在臺灣上映的電影,好像有點慢了!但,也許這就是最好的安排。 因為在這過程中,我除了繼續看了許多港劇外,我也因緣際會,在今年6月,參與了一場臺港聯姻婚禮。 從Hamivideo觀賞《金都》第一遍時,開頭,我就有個疑問:為何阿芳家裡就這麼剛好有個魚缸呀?看第二次,再去試著深層體會:我想,正是因為,是日常,所以留心。 我想如果是我,可能就直接走過去,並不會注意到那隻翻了身的烏龜。 但,阿芳大概因為平時就有在照料她的魚缸,所以她就注意到了!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臺劇《人選之人》裡這句台詞,也是今年年度夯劇,夯台詞。阿芳和她的烏龜的相遇,老闆其實拿了隻不是阿芳看見的烏龜給她,阿芳有試著反應,但,就讓老闆三兩句打發了! 感覺就像個楔子,引出阿芳雖然心裡不舒服,但總在Edward的幾句哄哄下,又不跟Edward母親過不去。 直到阿芳意外發現,自己可能還具有已婚身分,她才開始有所轉變。 當她還在煩惱怎麼辦時,Edward只想到和自己愛愛,她試圖試探詢問Edward,Edward也是敷衍幾句。但,原來,Edward根本沒辦法好好聽阿芳說話,不只是因為發現阿芳的婚姻狀態,阿芳試圖延後結婚日期,或不想要鋪張時,Edward不是自顧自打遊戲,就是說媽媽從原本怎樣怎樣,然後就又變成怎樣怎樣。似乎,阿芳就是應該順應變成現在的狀態,而完全忽略阿芳的感受。 如果一個人真的愛你,就會顧及你的感受,而不是要哄你順應。 也有寫到《金都》的延伸閱讀:呃,是誰定義的「惡」?看林美秀攜手邵雨薇飆戲,《惡女》婊裡不一,讓你來定義 我記得幾年前,家族出去吃飯時,餐廳裡一個男生向女朋友求婚了!那時,還是未成年的我們表姐妹3人,跟著起鬨說:嫁給他。女生點了點頭,待他們離開後,比我們年紀都大了許多,那時已經成年的大表姊跟我們說:妳們幾個,以後不要跟著人家瞎起鬨,湊熱鬧,我感覺剛剛那個女生,其實沒有真的很開心的樣子,她是被環境壓力下答應的。 Edward口中,他是認真想要結婚的「求婚」也是如此吧!在「眾目睽睽」下,阿芳跟Edward已經在一起多年,好像就是該結婚了!但凡,Edward有真的很關心阿芳,應該要提前留意到她的不對勁,而非只是表面的浪漫。 我想起,黃渤、林志玲主演的《101次求婚》裡頭,黃渤透過電視,就憑著林志玲所飾演的葉薰一個微表情,就知道她並不開心。 然而,Edward則是阿芳都已經和楊樹偉外出,在為兩人婚姻關係解套時,他只在意阿芳的衣著,甚至在主人不在時,隨著他的心意,就僅是告知,就要丟掉阿芳的東西。 真正在乎妳的人,並不是要掌控妳,而是該把妳放在掌心呵護。 只緣身在此山中,當局者迷,反倒是楊樹偉早就從一些細節看出端倪,反問阿芳,給了阿芳思考的機會。 有的時候,並不是我們愚笨,而是,人是容易適應、習慣的動物,又或者,我們用「習慣就好」來讓自己「麻痺」,Edward試圖掌控阿芳,肯定不是一天、兩天,而是這些年都是這樣,是什麼時候開始,阿芳讓自己習慣這樣不對等的關係? 看熱鬧不嫌事大,我本來想說楊樹偉的女友看到阿芳的反應會是如何?會是吵架嗎?畢竟女人都會有忌妒之心?比起阿芳的略顯尷尬,侷促不安,對方是親熱地喊聲「姐姐、姐姐」。對比Edward,比起吃醋、猜忌,真正重要的是「要和心愛的楊樹偉結婚」的意志,已經壓過了一切!那個女孩,很清楚自己的目的,需要阿芳幫忙。而阿芳呢?她是否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就像觀影當下,只得八卦心態的我,是否真正看清意涵? 「我們家的缸這麼小,放牠在這裡自由自在更好嘛!」喜歡這樣雙關台詞引出來的反思,阿芳何嘗不就是被囚禁在「我是為妳好」的情勒中動彈不得。 我喜歡《金都》準確地刻畫,不需要長篇大論,就能了然於心。 阿芳因為想要擺脫家庭,甚至可以走到假結婚這一步,本來覺得有夠誇張!但阿芳和原生家庭的芥蒂,不需畫面,僅僅在阿芳和父親通電話的幾句對話,就已經給予足夠資訊。 我是在今年,2023年才回頭看2020年就已在臺灣上映的電影,好像有點慢了!但,也許這就是最好的安排。 因為在這過程中,我除了繼續看了許多港劇外,我也因緣際會,在今年6月,參與了一場臺港聯姻婚禮。 只在港劇中看過的紅色鑲嵌著黃金色的新娘服,真正有新娘子穿了,站在我面前,我又被指派那天要幫忙拍照,更是印象深刻,幸福洋溢呀!而在《金都》中,那件熟悉的新娘服出現時,自然就有要踏上禮堂的幸福感,瞬間轉折在Edward發現阿芳的秘密,我覺得衝突感,也就是劇情迷人之處,高潮迭起,展現出層次。 最後,阿芳終於也自由自在,享受自己要的幸福!讓人跟著莞爾一笑。 參考連結: https://hjyin90life.com/2023/11/16/%e3%80%8a%e9%87%91%e9%83%bd%e3%80%8b%e6%92%a5%e9%96%8b%e8%8f%af%e9%ba%97%e7%9a%84%e5%a4%96%e8%a1%a8%ef%bc%8c%e5%82%be%e8%81%bd%e5%85%a7%e5%bf%83%e7%9c%9f%e6%ad%a3%e7%9a%84%e8%81%b2%e9%9f%b3/
即便人在高雄出差,還是要在上映第一天,來看看自己參與過的《惡女》。 前導閱讀: 從【幸福路上】到【惡女】的善惡轉換:宋欣穎的女力創作 ,筆記。10月27日,看林美秀和邵雨薇飆戲。 不知道身兼導演、編劇身分的宋欣穎導演是否刻意設計過這些台詞?作為一個觀眾,我覺得台詞就埋下片中人物關係的伏筆。 積極以上位為目標的女主播黃立美,在結束一天的職場打仗後,回到家只看到已經訂婚的未婚夫大為,將衣物、食物隨意丟在房內四處。立美爬上床,累得眼睛都閉上了,大為轉過來只想和立美來段「愛愛」,見立美意興闌珊,才自討沒趣地,躺回去。這時立美才轉過來表示:你今天動手術台多了,累了。將結束「愛愛」的責任歸屬到男方。 大家常常說不要掃興!我想起近期和媽媽一起看了黃綺琳導演作品《金都》。裡面有一幕類似情景,由鄧麗欣所飾演的阿芳,正在為自己還沒離婚一事苦惱,男友Edward同樣是在床上想要「愛愛」,阿芳自然是沒有心情,Edward說了句:冷場了!媽媽說道:有時候,你就算累了,當另一半想要時還是要配合對方。你可以在之後找機會好好跟對方說:在什麼樣什麼樣的情況下,你不想要,但你不要當場就拒絕。 當我們真正夠愛一個人的時候,就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吧!不要那麼冷冰冰掃興,讓對方熱臉貼冷屁股;而對方真的愛你的話,也會尊重你的感受。 劇情接續演到:大為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這樣的婚姻生活,而無預警離開立美。在立美撥打電話找人時,欸?是打到了牙科診所?原來大為是一位牙醫?不知道身兼導演、編劇身分的宋欣穎導演是否刻意設計過這些台詞?作為一個觀眾,我覺得台詞就埋下片中人物關係的伏筆。 前面立美拒絕為「愛愛」有提到對方今天是手術台動多了!就我所認知的牙醫師,雖然也是會有,真的不會直接和動手術連結在一起。對我來說,當我聽到立美的台詞時,我會直覺覺得對方是位外科醫師。 所以要說是敷衍嗎?當立美想要找個理由,拒絕未婚夫時,也是隨口就編個台詞。人與人之間,是互相的,大為相對地也再無法理解立美將爸爸及「工作」都排序在自己前面。如果同樣是媒體從業人員或是更愛對方,一定可以理解搶獨家,追大條新聞的重要性,但是在大為眼裡,他的未婚妻就是為了工作,連兩個人的婚紗拍攝都可以拋下,他也開始為自己找一個紓壓的方式。 神秘女子秀蘭闖入立美的生活,不僅打破立美和父親間平靜的相處。這個女人甚至和命案有所牽連,人們對女性外型的刻板歧視,將「恐龍蛇蠍女」的名號冠在秀蘭身上。 或許,所有「心懷不軌」的使壞,「惡」都將回到自己身上。不想單身二十多年的父親,好端端和一個來歷不明的女人扯上關係,立美耍了些手段,對後輩說法是為了達到炒起熱度的效果,實則含了自己的私心。 每個人都有脆弱的時候吧!當國倫讓立美感受到自己可以依靠這個男人時,秀蘭對於立美的話語操控,這時全然生效,立美在面對父親突來的危機,也褪去女強人主播的專業,在國倫面前,立美梨花帶淚,像個迷途的小羊。 此時,自然給了「不懷好心」的「牧羊者」國倫,一個很好的趁虛而入機會。 在清醒過後,人們眼中的好女人立美悄悄黑化成「惡女」;而人們先前議論的惡女秀蘭,則無罪釋放。 不要爆太多雷,以下簡單紀錄: *邵雨薇情緒轉折,每個微表情加上妝髮變化,搭配得剛剛好,和林美秀所飾演的秀蘭兩個人台詞交鋒,令人拍案叫絕!美秀姊也一改深植人心的喜感,而蛻變成霸氣有神祕感的惡女,十分精彩。 *片中信紙上的字好美唷~(整個錯重點哈哈) *李天柱和林美秀不愧是老戲骨,兩個人對手戲時情緒醞釀、含淚場面,實在演得太好了!很有代入感。 *如果說對來歷不明的女人,具有防備戒心,對於自己的父親,立美為什麼不能給予信任?為什麼不相信父親的話?是否,是因為原本就有裂痕,有心人更容易闖入? *還是有在記憶中拍攝的片段,看出雖然模糊化,但是是我呀!或許,除了揣測人心,我們也時常迷失了自己,而讓前路模糊。 *剛好在開頭和結尾的部分各當了次環境人物,所以在片尾群演名單,頭尾各出現一次,在電影院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兩次在大螢幕上,也是趣味。 參考來源:https://hjyin90life.com/2023/10/27/1853/
尋找歸屬感 電影以黑道大哥洪爺的告別式開場。眾小弟報上名來,領錢撐排場。劇情以小弟「金毛」的敘述來為大家介紹「桂林仔」的登場。金毛偶然聽到「旁人」和自己跟同一個大哥的,就來寒暄。在眾多人群中,或許我們都在找一個人,企圖建立連結,為的一份歸屬感。 找到自己的價值 或許我們因為社會環境,學會武裝自己,讓自己看起來不是好欺負的。但每個人心中都有最柔軟的軟肋。人稱「桂林仔」的陳桂林也有。當聽聞阿嬤身體有狀況時,他也立刻趕到醫院。礙於自己被通緝的身份,他只能默默在一旁。最近的距離,最遠的旁觀者。人生何以致如此境地? 作為一個孫子,陳桂林似乎已經失去價值。又聽聞自己死期不遠,陳桂林決定要好好做一票,讓自己留名,成為他人生最後追求的價值。 心理戰術,只有自己可以戰勝 由於對阿嬤的愧疚感,陳桂林讓惡人有機可趁。讓他一度相信「尊者」的力量,唯有斷捨,接受「尊者」的開導,才能有新生。直到他親眼所見一個帶著孩子的單親母親,一步步踏入陷阱,才恍然大悟並拚命救人,無奈悲劇終發生。 我還記得親愛的國中理化老師,總是親切喊我們:小孩。老師說:小孩,你們千萬不要去算命,因為就是當你遇到什麼事情時,你才會去想要去算命,無論說好說壞,總會在你心中留下疙瘩。 為什麼電影最後,還是有人執迷不悟?但或許他們就是明知道是騙人的,也需要這份欺瞞的假情假意,救贖他們有所缺憾的心靈。 也或許是「從眾」使然。「尊者」已然洗腦一大群人,讓這群「信眾」繼續幫他「傳道」。 從眾或從眾行為(英語:Conformity)是一種社會、信念、態度跟隨群體規範的行為。規範即是內在、不明文規定,由一般個人組成的群體組成,他們可互相影響。從眾的趨勢可由小群體到社會及全部人,可能產生不自覺的微妙影響,或直接及明顯的社會壓力。從眾行為可被個人或他人執行(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相信會成為力量,只要你相信。」同樣是心愛的理化老師的金句,我願意相信自己的力量。 看看,想想 本片為香港導演拍攝,果然不錯。電影開頭就大約有十多分鐘激烈的警匪對抗,後續隨著陳桂林除害,又有很多精彩對戰,很有看香港警匪片之感。也就反映每個人生長環境,或多或少都會影響他的風格。 無須多言,即有共感。阿嬤從頭到尾不僅沒有鏡頭,連照片都沒有,但是在貴卿和桂林的敘述裡,我們已經可以描繪出阿嬤形象。 我記得前些年,將阿公放進骨灰甕移至新居時,叔叔交代妳要捧好,別把妳阿公摔了!然而,劇中被遺忘的母親的骨灰甕不僅在外人手上或是親生兒子手上,都是不怕摔,重重擲桌有聲,重重打重人心的悲哀。 演員部分: 我對阮經天的印象,還停留在《綠光森林》和《命中註定我愛你》,不覺已是10多年前的作品。歲月的洗禮,小天的演技確實多了許多不同層次,眼神和眼淚的拿捏真的很不錯。 謝瓊煖的演技當然也不在話下。就像母親看待孩子那種愛而恨鐵不成鋼,本片中,她以「醫生」角色來救贖,語氣中展現出滄桑、無奈和勸諫。真的很有帶入感。 王淨,著實為戲犧牲身體尺度。然而,要當一個好觀影人,不該只看到尺度,王淨確實將恐懼、重獲新生、再次和陳桂林見面的情緒,表演淋漓盡致,確實是年輕,但也不是新人,不愧是賣座保證。 BTW 雖然劇中是搭配邪教,但歌是真的蠻好聽的。 參考來源:https://hjyin90life.pixnet.net/blog/post/110898940
《榮耀之路》劇情簡介: 一場二年級軍校生霸凌新生的迎新活動,讓帶著從軍之志的年輕軍官埃沙殞命。埃沙的哥哥伊斯梅爾與母親不願讓埃沙白白犧牲,他們奮力向軍方要求真相並且為渠爭取應有的榮耀。過程中,伊斯梅爾回憶起兒時在故鄉阿爾及利亞與父親的情結,以及他到台北探望在台大就讀的弟弟,那段短暫卻珍貴無比的時光。 《榮耀之路》心得與看點(微雷): 離開,是否真的更好 小時候,身為軍人的父親和不安於故鄉的母親,為了是否移居法國,幾經爭執。最後,母親帶著兄弟倆離開了故里,來到嚮往的法國。然而,就像父親並沒有跟上來,某些東西似乎就被留下,大城市的繁華未能填補內心的空乏。 喧嘩之中的孤寂 巴黎,作為法國首都該是熱鬧喧騰的,母親說少了一個人就不是聖誕節;台北,臺灣的首都,看著101煙火,歡慶新年,夾在互相道喜的人們之中,伊斯梅爾卻感落寞,默默離場。欲融入其中,卻深感格格不入,惆悵油然而生。 愛恨情仇難解難分 幾年前熱播的韓劇《優雅的家》之中,就描述母親一直偏愛兄弟倆中的弟弟,甚至在弟弟被綁架時,脫口而出希望被綁架的是大兒子。年幼親耳聽聞此話的哥哥,造成內心巨大的傷痛。未能好好長大的他,終鑄成大錯,最後選擇自我了結生命。 電影中,伊斯梅爾一直忘不了自己被父親留下來的記憶,對於父親,他有著無法言喻的複雜情感。在弟弟的後事期間,他無法接受遲來的父親想參與。然而,在弟弟心中仍是十分敬愛父親,母親也說父親還是弟弟的父親,而接納其。 總有一個人,讀懂你未曾說出口的愛。在台北的跨年夜,弟弟埃沙還是追上來,找到欲獨自一人離開的伊斯梅爾,一起搭乘計程車,送他到機場。計程車內兄弟倆哼唱著歌,矛盾和疙瘩,也在旋律中被抹平,取而代之的是兄弟倆的笑聲。伊斯梅爾最後沒有表示什麼,就讓來到葬禮的父親,默默與會。千言萬語,也許在沉默中亦是愛的表現。 改編自真實故事,故人雖已遠去,總有記憶留下 傷感是真實故事改編,導演的弟弟真正在霸凌中犧牲,然而,「愛」可以讓「摯愛」重現,相信這部電影,也將成為兄弟倆再續前緣的禮物。 參與過幾次臨演的我,好奇電影中「環境音」為何特別大聲且清楚,不像我參與過的,只是陪襯主角的背景音,是否是為了更真實而非只是「環境音」。謝謝影人解惑,確實是特意安排,呈現該場地應該要有的聲音,為了讓觀眾更融入其中。 值得大家都進戲院,品味真實,而更珍惜眼前人。 參考來源:https://hjyin90life.com/2023/09/22/%e3%80%90%e5%bd%b1%e8%a9%95%e3%80%91%e3%80%8a%e6%a6%ae%e8%80%80%e4%b9%8b%e8%b7%af%e3%80%8b%e6%84%9b%e8%88%87%e5%92%8c%e8%a7%a3%e7%9a%84%e4%b8%80%e6%ae%b5%e8%b7%af%e3%80%82/
《我的天堂城市》由三段故事組成,講述三段在紐約的城事。 美國夢(英語:American Dream)是美國的一種理想(民主,權利,自由,機會和平等),其中自由包括繁榮與成功的機會,以及向上流動性。人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工作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富裕,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懷著美國夢的人們,離鄉背井欲在繁華的紐約大都會築夢,殊不知現實與想像總是有差距。「專業與情感」 故事一,講述方智美(宋芸樺飾演)因緣際會擔當中英文口譯員,在一個個案件中學習、成長。 窗口曾嚴肅地告訴智美,口譯員在過程中,不能表現出任何情感,就連笑也不行。徘徊於繼續在紐約努力生存及返鄉的岔路上,欲抓住麻繩的智美表現地信心滿滿。然而,終究人是必須經過教訓,才能真正茁壯。 翻譯不僅是兩種語言的轉換,而是跨語言及跨文化的轉換,更是責任的承擔。 陸孟雁。《漢西翻譯面面觀:理論與實踐》。台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2020年6月一版。 戲劇的魅力,就在於將書上描述的情景、劇本上的文字具體呈現,而讓人更有感。 曾經智美只是將這份工作,視為自己繼續待在紐約的一個理由,有個差事做,於是她無法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意義,甚至失態。而當她真正投入時,卻又面臨無法感情用事的難題。如同醫者用心診治患者,而在無法避免的生死課題中,一次次學會淡然而能繼續行醫;演員詮釋角色,入戲外也要適時抽離,而不迷失。智美最終從男孩口中,肯定了自己的價值,找到自己繼續待在紐約的路。 漫漫人生旅途,我們或許都需要一個當頭棒喝的事件發生,方能如燈塔指引明路。「感性與理性」 故事二,描述在跳舞中享受到「自由」的男孩傑克(姜濤飾演)和交換學生Lulu(李嘉文飾演)相遇、相識而相愛。 在偌大的陌生城市,滿腔熱血,可能不會每次都遇到真誠相待的人,但是,堅持住,命運會安排對的那個人走進你的生命。能不能勇敢跨出腳步,為自己愛一回,取決於自己。忠於心,才不會後悔。 是否,我們也曾經丟失自己重要的東西,而忘了要拾回來?值得我們思考。 「面對的勇氣」 故事三,男孩Jasper突發嚴重暴力行為。深愛孩子的母親小慈(魏蔓飾演),也不得不正視問題。而問題的根源,不單只在Jasper,也在深埋數年的傷痛。也許前方是條漫長無知盡頭的路,但是有著丈夫家生(姚淳耀飾演)支持,黑暗中也能看見光芒。 問題不簡單,攜手向前,能夠讓腳步不那麼沉重。 三段故事,三句金句烙印於心,三次學習。 智美的父親(喜翔飾演)透過電話捎來:有人照顧妳嗎? 一句話,讓遊子身處異鄉,寂寞情懷,湧上心頭。沒人照顧自己時,我們學會照顧自己了嗎? Lulu(李嘉文飾演)說,她丟失過,但找回來了,不會再弄丟。我們是否能夠有這樣的勇氣和動力,支持我們守護重要的東西。小慈的丈夫家生(姚淳耀飾演)跟妻子說:妳把傷口都藏起來了?不僅僅是外顯的傷口,更多的是雙關的內心裡的傷痛。外表的傷可以塗抹藥膏或用化妝品掩飾,然而內在的傷痕又該如何治癒? 三段故事巧妙連結,並且同時發生著,原來一切都是日常,我們從此中,借鏡而讓我們更加清晰自己的方向及增添面對挑戰的勇氣。 以上圖片皆取自官方素材包 參考資料:https://hkese.net/article/619657
一件紅格子襯衫 風格一:休閒 搭配:墨鏡、牛仔褲、手背包、球鞋是不是像你平常上街模樣 風格二:派對 搭配:裙子、晚宴包、高跟鞋 球鞋換成高跟鞋,赴派對、宴會 風格三:文藝風 搭配:吊帶裙、皮鞋 素色吊帶裙和皮鞋,藝術家簡約風格 風格四:學院風 搭配:白襪、皮鞋、裙子、黑框眼鏡、制服包同樣是搭配裙子,從花裙改成素色裙,風格大不同 運用不同配件,同一件衣服可有不同呈現😀 文章參考連結: https://hjyin90life.com/2023/05/07/衣櫃裡總是少件衣服?善用不同搭配,同一件襯衫/
圖片取自奇摩電影近年資訊發達,要找到「劇透」資料,相當容易,為不浪費生命,有時我也喜歡先找找劇情介紹,再決定是否看下去?而有時,不帶任何先入為主的想法,直接看劇/電影,也別有一番風味。感恩「紅杉娛樂×陸夏」特映場,讓我有機會觀賞《艾莉絲旅館》。(以下含劇透) 為了不破壞樂趣,這次我連預告片都沒有看,唯一在電影開演前接受的資訊,是親臨特映場跟大家打招呼的女主角「陸夏」。靦腆的本人和電影角色很不同,相當有意思。 《艾莉絲旅館》由不同時序、故事穿插組成,而我也從中看到幾個留心片段。 好奇心,開啟探險 故事開頭,協助母親經營外公留下的艾莉絲旅館,麻里在暴風雨的夜裡,目擊男子對女子的暴力相向。可能有時,我們都抱持著「莫管閒事」的心態。麻里不阻止、不報警,但卻對男子起了好奇心。而後,在跟蹤男子的過程,開啟了一段「愛情」。 病態母愛,逃避現實 傳言麻里父親過世時,麻里的媽媽在跟學跳舞的老師在一起。一幕麻里因為受驚嚇,狼狽模樣返家時,媽媽注意到不是麻里慘白臉色,而是她的「頭髮」亂了。 親自為麻里梳理長髮的母親,總是將都是自己每天幫麻里梳頭髮,掛在嘴邊,也像是母親對女兒的掌控。好似,麻里就是該維持這樣優雅。讓我想起多年前臺劇《愛殺17》,母親親手用手帕摀住女兒口鼻,悶死女兒,只為了維持她在自己心中乖女兒的模樣。麻里的媽媽耳提面命地叮囑她外在,卻未曾關注她的內心。 即使遍體鱗傷,也渴求被愛 片中不乏性虐待場面,麻里從起初彆扭、樂此不疲到求之不得,在在展現想要被愛的渴望。穿插其中,和父親的回憶,麻里對爸爸的撒嬌,不像是女兒,更像是小女人對男人。 愛到卡慘死,面對男人多情傳聞,麻里更在意的是失去男人的愛。不顧自尊,用卑微的態度也要求男人關愛。 最後的歸屬,是包容 麻里潔白的一身白洋裝,像是女子的純潔,一幕麻里在沙灘上的掙扎,匍匐前進,面目猙獰,如果,能夠少一些偏見,或許,她可以恣意在沙灘上玩耍。 就如同,接待外甥和母親的艾莉絲旅館,外甥的女性化在社會保守的偏見,時常是不被接受的,多一些理解,不是被奪取發語權(來不及書寫,即被表達意見),不是死亡,而是能夠發聲。 推薦,一起來窺見自己的內心世界,或許,我們都需要和解。如同窺見兩人感情的局外人、造成不健康心理的父親、性虐待的男子、麻里,一起燒掉被偷拍的照片,抹去一切陰影。 和可愛的陸夏合影 文章參考連結: https://hkese.net/article/600727
圖片來源:Instagram @alitwfan_hazelnut 最好的劇本,在對的時間遇見最好的演員 如果Ali還處在如 《心之所往》提及,對哭戲,乃至對於「哭」這個情緒本身,徬徨的階段,或許無法詮釋游子澄在劇中複雜情緒轉折。 譬如面對兒子闖禍,子不教,母之過;游子澄無助搬出救兵:已故老公錄製影片。在這場戲的處理上,游子澄的視角一開始都望著影片。感覺:還好,好老公提前錄製了影片,幫了自己,而多麼渴望老公還在,那該有多好? 視角移回兒子時,游子澄先擦擦自己的淚,然後照顧兒子,為母堅毅,自己振作起來。 意料之外愛上楊sir,不被信任 的衝擊,對自身的懷疑;心繫兒子,又要在兒子面前堅強 馬神在《鳳凰四重奏》裡一開始的余賜,也是規規矩矩行事風格,確實是要20年前的劇,那時候兒子還沒那麼大,或許楊Sir就少了些味道。BTW田中先生給楊Sir的支票是「陽」日正,和字幕可愛的bug。 上一次Yoyo讓我耳目一新,這角色人設好棒、很酷是《那些我愛過的人》的Sabrina,然後《寶寶大過天》葉帆抑鬱、壓抑的情緒亦相當有代入感。跳脫不同角色,呈現不同風貌,觀眾看得很享受 不再是悲情、弱女子形象,娜姐霸氣在外,其實也有小女人一面,角色成長的設定,很有意義。 同飛飛、娜姐一樣,第一次看到蔣太,都是《法證先鋒》系列(一、二部)。幾位角色,和劇中哭戲最多的游子澄,都有瞬間哭出來的一幕(目睹外遇、欠了幾百萬、被點破內心尚未接受、拿著寶貝兒子的褲子),由於演員們的細膩呈現,帶來共感 說起《法證先鋒》,又是N年前,喜歡警匪辦案、推理劇的我,追劇(一天更新一集太少,夜晚很長)同時一邊重溫《法網狙擊》,發現有趣巧合:兩部劇都開著同車號AV6789的車、女主角也都帶著遺傳病基因,同一部劇在不同時空看,有著不同感受,看見兩部劇都有演出的演員,更加昇華的演出,亦是電視兒童大大滿足 游子澄劇集開頭,神秘女子登場。沙灘上一段對白,感覺這角色根本為Ali而設,文青。也反映游子澄對生活觀察入微及對生活的體悟。以第三者的角度,讓未寄出的信,解開3個人的心結,真的很好。戲如人生,多少背負重擔的觀眾,在看戲同時也被治癒。一個人也堅強,好好生活,誠如單親媽媽,為母則強,帶著對家族遺傳病的負擔,小心翼翼地生活。 飛飛年紀比較小,但是輩分比較高的設定,很特別。既可以以姑姐身份管教姪子又可以像妹妹般撒嬌,率真的飛飛貫穿整齣劇。 楊日正童年的傷痛,築成外牆,不掌控在手,就沒有安全感。解鈴還須繫鈴人 ,劇情安排 首尾呼應 處在於:讓開朗的孩子改變的是離去的媽媽,讓受傷的孩子,處理好傷口,成為面對自己內心、向前去愛的大人,是歸來的媽媽的開導。 娜姐不再因愛情而盲目,找回自我價值,也得到他人的肯定。 夏中秋旁觀者清,真正的朋友就是會說真話,並且鼓勵你。 田中直男人如其名,直接了當,勇於把握當下,傳遞另一種面對生活的正向態度。 Woody17歲,一個不小的小孩、不大的大人。既想成為保護媽媽的男人,又跟媽媽起衝突:不需要爸爸、面對身世的徬徨。其實都只是一句:我一定會沒事的。(因為在乎媽媽,所以不要媽媽擔心、傷心) 幾個月前,Ali李佳芯推出導演處女作《伴》,我寫下的紀錄是:從來,具有影響力者的一言一行,總是吸引眼球,欣見在IG上擁有百萬追蹤粉絲的Ali,投入心力,喚起大眾對切身事物的感知…… 雖然我是因為Ali而追劇,而我看見的,不只是追星。 一段成熟而承受的故事 一段換位思考的故事 學會將心比心,Anson在夫婿的開導下,承受爸爸身邊多了一個媽媽之外的女人,接納爸爸的伴侶。 再三讀過的信,多年以後不再只有憤怒的情緒,而是看見對方的難處;在試著去體諒對方的同時,也放過自己,不再背負心結。 當肯定自我價值後,雖然承受失戀和辦公室戀情的挑戰,娜姐、賴Sir和Macy,能夠肯定對方。 學會踏出腳步,媽媽和楊Sir,承受多年情感羈絆,終究因著想要更近一些,而嘗試。 因為愛Woody ,所以不能只顧著自己的愛情,而是承擔媽媽的角色,深思熟慮每一個決定。 一段因為信任而愛的故事 不僅僅是信任對方是對的人,也信任自己能夠擁有幸福。 Anson因為選擇了信任,放下猜疑、害怕,從前段劇情黑面,總是繃緊神經到笑容滿面的開朗妻子。 病,是否就礙了我們去愛? 游子澄的遺傳病,起了段伏筆,突發狀況,Woody 面臨生死關頭……看著Woody 上網查詢資料,我想起:我們慶幸爸爸跟3C不熟,雖然祂知道自己生病,但不懂去查資料,在不那麼害怕的情況下,相信親愛的老爸早已離苦得樂。 常言道: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先來。 也許,人生從來是現實的,沒有戲裡演得美好,但戲如人生,人生入戲。如果我們未曾給過人生嘗試的機會,又如何能夠嚐到成果? 一起去愛 把握可以實踐的片刻 把身上的盔甲放下 ,做最真實的自己 by 夏中秋,想起國中讀過的「為自己出征」,一起活出自己吧! 有種好男人 有種好劇 文章參考連結: https://www.instagram.com/p/CnqdIpGvRlp/?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圖片來源:tvb YT 《有種好男人》截圖 https://youtu.be/Bp0MpORnzpY近期熱播小品劇《有種好男人》第九集,劇情描述苗成林(吳偉豪飾)為了替好友出頭,出發點好卻用錯方法,惹得媽媽游子澄(李佳芯飾)傷心,李佳芯50秒梨花帶雨戲深獲好評。盤點TVB港劇中10個無聲勝有聲場面1.《法證先鋒二 》佘詩曼圖片來源:TVB Drama 佘詩曼所飾演的高級督察馬幗英,一出場就氣勢凌人,或許跟她為沒有名分的「私生女」背景有關,總是扮演保護媽媽的角色。 此處劇情為馬爸爸為救幗英被綁架、同父異母的弟弟,弄得車禍入院,幗英被大媽打了一記耳光,男友Ivan(鄭嘉穎飾)要送她回家。 她的眼淚,只在她最愛的男人面前落下。 沒有一句表示委屈的台詞,也沒有爆喊,但馬幗英靜靜滑落的眼淚已經表達出女強人亦有脆弱的一面。 劇情環環相扣的點在於:幗英、Ivan和阿Sam曾有段曖昧期。法醫兼小說家的阿Sam,筆下的Madam Miu不知不覺和幗英Madam Ma重疊;和阿Sam對於Madam Miu的角色呈現,幗英曾表示Madam Miu的眼淚只會在她最愛的男人面前流出。幗英雖然和阿Sam的曖昧期,就在於彼此互吐露過失去摯愛的痛,但幗英的眼淚確實未曾在阿Sam面前滴下。暗示著幗英最終選擇是Ivan。 圖片來源/精彩片段:https://youtu.be/rM3WMFQKV6M 2.《公主嫁到 》陳法拉圖片來源:TVB Drama 作為刁蠻公主身旁的貼身婢女,司徒銀屏(陳法拉飾)的驕氣和氣勢可不輸公主。可是偏偏遇到其他幾位公主的刁難和捉弄,被遊街侮辱。 揉合銀屏剛硬的人設,依然是不屈不撓的神情,讓眼淚悄然滴下,表現出女人家仍是重視名節。 圖片來源/精彩片段:https://youtu.be/IZEk0B7Azvs 3.《公主嫁到 》鍾嘉欣圖片來源:TVB USA 和《法證先鋒》中汀汀的人設相同,阿四(鍾嘉欣飾)都是活潑、開朗的性格。不同的是比起汀汀的暢所欲言、有什麼說什麼,阿四作為下人,相對內斂。 作為下人,愛上少爺,被明示般配不起,再多委屈,也只能默默流淚、小心翼翼處理情緒。 也許人都是自私的,即便二夫人自己也歷經家道中落、貧困受難,但比起感同身受、憐惜阿四,更想要自己的兒子配到更好的對象。 圖片來源/精彩片段:圖片來源/精彩片段:https://youtu.be/z38nJZVNdag 4.《On call 36小時 》楊茜堯(舊名:楊怡)圖片來源:TVB Anywhere 《談情說案》裡犀利妹分手、《On call 36小時 》裡前段劇情,一件頭(馬國明飾)戳破魚仔(楊茜堯飾)的故作堅強,楊茜堯的爆喊都讓人心疼啊!不過,此處魚仔看著同事~一對新人互讀誓言,僅是讓淚水輕輕滑落,沒有台詞和獨白。但是也就是這微微的情感表達…… 一件頭終究讀出魚仔對於婚姻憧憬,不一定會白頭到老,但無論健康或疾病,都要在一起 圖片來源/精彩片段:https://youtu.be/U-YHktYSSrI 5.《不懂撒嬌的女人》唐詩詠圖片來源:TVB Best Drama 最初看到的角色是《法證先鋒 》中的叛逆女孩阿Mon,後來是《法證先鋒三》中城府深沈的張美恩,反差,出神入化。 《不懂撒嬌的女人 》最Girlfriendable的 凌禹勤,將女孩對愛情的憧憬細膩呈現。 因為更愛你,所以將自己擺在後面,輕輕地走了 圖片來源/精彩片段:https://youtu.be/d6zqlvjslj0 6.《童時愛上你》高海寧圖片來源:TVB USA 高海寧從《法網狙擊》實習生紀慕芝到《不懂撒嬌的女人》心機反派女田蜜,再到《殺手》中義氣好友森森、《七公主》中外冷內熱的顧青桐,多元嘗試後,在《童時愛上你》中挑戰兩個極端:強勢女強人Amanda 和童真的彤彤。 我想決定自己的人生,你可以支持我嗎? 我們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有時不那麼容易,有些重擔我們要扛,有些人我們揪在心,我們需要一份「力量」撐住徬徨的心。沒有爆喊戲,而是在微微的哽咽中,彼此都明瞭。這一場戲細膩而真摯。 7.《童時愛上你》楊卓娜圖片來源:TVB USA 第一次看見是《法證先鋒》中的馮小花,雖然可能就5分鐘的戲,一點也不馬虎,呈現出角色人設;如同最近重溫才發覺原來也客串的《法網狙擊》,不知道是不是監製有心安排,跟親妹妹楊茜堯(舊名:楊怡)飾演姐妹,短短鏡頭,也演足情緒。另外就像《公主嫁到》的孫貴妃一樣,溫和婉約的形象深植人心,其後悲情母親的角色成為印象。現實中就是好姐姐的楊卓娜,在這場戲將長姊如母、對妹妹的不捨和愛,演繹地恰如其分。因為愛,所以成為妹妹永遠的後盾,支持妹妹,讓其無負擔走在自己的選擇。 褪去《BB來了》中阿妙角色的柔弱,《童時愛上你》的Elsa,因妹妹而堅強,用平穩而堅毅的態度給予妹妹鼓勵,將情感留在微微的哽咽語調。 我都一定會支持妳,長姊如母,永遠給妳力量 圖片來源/精彩片段:https://youtu.be/sdZp0-5y7uE 8.《愛美麗狂想曲》陳瀅圖片來源:歡樂 APM 劇中陳瀅扮演的李小勇,人如其名,相較唐仁,是個很Man的女生。在失戀的這一幕,不用爆喊的鏡頭只用失落、落淚,加以獨白的方式,詮釋出難過,既表現出失戀情緒又保有人設。 當我錯過時,唯有淚水悄悄滑落。 圖片來源/精彩片段:https://youtu.be/2Tsuque4i48 9.《智能愛人》麥美恩圖片來源:TVB Best Drama 在《智能愛人》中,麥美恩飾演的古家儀,展現大喇喇、搞笑形象。但這段笑著演哭戲,堪稱一絕。 因為愛著重視的人,哭了也要笑 好像總是讓嫲嫲和爸爸擔心的古家家姐,其實默默用自己的方式愛著爸爸。 圖片來源/精彩片段:https://youtu.be/0tucKu69KQY 10.《有種好男人》李佳芯圖片來源:TVB 李佳芯Ali在《有種好男人》中飾演有一個17歲兒子的單親媽媽游子澄。對於Ali來說是個突破挑戰,也許在視覺上可能像姐弟,但換算殘酷的年紀,又真的可以生得過。面對兒子闖禍,子不教,母之過;游子澄無助搬出救兵:已故老公錄製影片。在這場戲的處理上,游子澄的視角一開始都望著影片。感覺:還好,好老公提前錄製了影片,幫了自己,而多麼渴望老公還在,那該有多好? 視角移回兒子時,游子澄先擦擦自己的淚,然後照顧兒子,為母堅毅,自己振作起來。(對比1.《法證先鋒二 》佘詩曼中,由男友Ivan替幗英擦淚) 圖片來源/精彩片段:https://youtu.be/Bp0MpORnzpY 無聲勝有聲,不爆喊也入心 一起來追劇😊 《有種好男人》 文章參考連結: https://hkese.net/article/590154
圖片來源:www.tvb.com 從 2022 年跨越到 2023 年,2022 年年度回顧,不可不提及,打了三劑疫苗後,終究未能成為天選之人,迷迷糊糊間,就跟著辦公室三分之二的同事一起中招。那時候對於 COVID-19 中獎者的防疫措施,還是要隔離 7 天。在公司感覺到症狀,回家快篩確認兩條線後,立即隔離在房間,除了到一步之遙的浴室上洗手間和洗澡外,足跡不離房間。 拜賜網路平台便利,瀏覽 YouTube,尋覓解悶良伴時,驚喜發現青春時期追過的港劇《公主嫁到》,現在可以在 YouTube 上觀賞。事不宜遲,當然是速速重溫。 開拍於 2009 年,並在 2010 年播出的《公主嫁到》,由當家小生陳豪 及花旦佘詩曼擔當男、女主角。描述刁蠻任性的昭陽公主(佘詩曼飾)為了避嫁吐蕃而與金家二公子金多祿(陳豪飾)湊合成親,開啟一段不打不相識,笑淚穿插的故事。 故事開頭,不多加鋪墊,即安排男、女主角相遇,讓觀眾可以迅速進入故事核心。 昭陽公主和金多祿的相遇,就從一場爭吵開始,倆人對於大唐公主爭執得面紅耳赤,鋪陳了劇中前半段,公主和金家格格不入,幾番摩擦後.才真正成為一家人。 俯拾皆是智慧,金家精神可嘉 在年歲添了幾筆,重新回看,更能體悟其中。比如在首集金家金鋪《鑑金號》開張,面對朝廷官員少府監送來贗品賀禮.且看金家二夫人如何應對。以及金家嬷嬷不時耳提面命的金家精神,如:「一日記之曰:和」等等,皆是人生在世,學習的典範。 兜兜轉轉,緣分因愛而存在 原來公主和駙馬的緣分早牽線於微時,歷經吵吵鬧鬧也曾分離後,最終走在一起。除了這對歡喜冤家外,整齣戲中穿插了數對佳人,沒有一段情一開始就是順利的,因為有愛,一切最終無礙。 邀請大家一同來在愛中學習愛。 文章參考連結: https://hkese.net/article/589646
圖片來源:HamiVideo https://hamivideo.hinet.net/product/95883.do?cs=2 2022 年金馬獎邀請了日本女星黑木瞳擔任頒獎嘉賓,新聞報導提及她與臺灣的緣分,包括於 2002 年初次來台參加電影《鬼水怪談》首映會。 一晃眼 20 年韶光過去,恰似小時候已經遠去,但記憶是可以穿越時間的。依稀記得看過該片,片中大水淹沒情景仍刻於心。適逢家中訂閱的HamiVideo有上架該片,立刻重溫記憶。 劇情介紹: 松源淑美正和丈夫爭奪5歲女兒郁子的監護權。為了自立自強,增加監護權官司勝訴的機會,帶著郁子搬到舊公寓,打算開啟新的生活。斑駁的舊公寓在重新貼上新壁紙和打掃後,似溫馨舒適,可是無意間發現的天花板漏水卻日益嚴重。某個半夜,郁子跑到頂樓並且在水槽旁跟人說話,淑美走過去卻只看到一個可愛的紅色背包,而怪事也從此展開…… 電影看點: 原生家庭遺留的傷口終究再次劃傷:片頭是幼稚園時期的小淑美正在等著媽媽來接送,幼稚園裡那個被留下來的孩子,對於必須晚下班的幼稚園老師來說也許是必須愛又有些埋怨的。畢竟幼稚園老師也有自己的事情,很可能也是另個孩子的媽媽,想要早些回去顧自己的孩子。再一個鏡頭是淑美和丈夫正在協商離婚,她似乎即將複製原生家庭在心上鑿下的傷痕,而後,同樣的情景確實也發生了。 當心中已有芥蒂,不安的情緒如潮水而至:淑美和丈夫鬧得很不愉快,丈夫熄滅菸蒂的動作,串接起淑美的恐懼和疑心。滾滾而來的大水也許是淹沒到心口的思緒。 孩子純真的愛遠大於大人:找到紅色背包的主人,來自同為孩子的同學們的童眼,如果身為大人的公寓管理員可以多一些愛,或許悲劇能夠被阻止。 雙關語,長大後才懂:長大後回味,才理解淑美那句「我是媽媽」的意涵;因為是媽媽,所以即便犧牲自己都要保護著郁子;因為是媽媽,所以給孩子媽媽的愛。 文章參考連結: https://hkese.net/article/589661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https://garageplay.tw/movie/content/4095感謝車庫娛樂 辦理的特映會活動,跟媽媽來了場久違的電影約會。 劇情簡介 鬼點子最多的狎鷗亭在地人大國(馬東石 飾),有著口若懸河的好口才,在地人無所不識,但從來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職業。因緣際會下,重逢了曾經的整形界明日之星:整形外科醫師智友(鄭敬淏 飾)。懷著義氣,身為大哥的大國,誓言要扶助受人陷害而落入谷底的弟弟智友,不僅要東山再起,還要達到頂峰。 電影看點 恨得牙癢癢,小人卑鄙作為,也許在現實中更多 起初只是想要反擊,可是路好像只要偏了,就不會再轉回正道 原來金碧輝煌不是夢,而是隨著一個個「特別」的計畫成就 「利」的誘惑終究和「信任」進行未完的拔河賽 更多介紹:https://garageplay.tw/movie/content/4095 文章參考連結: https://hkese.net/article/589655
圖片來源:《童話•世界》維基百科截圖 「你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王子。」歌手光良名曲《童話》的歌詞,在心中響起。 偶然有機會觀看國片《童話•世界》,有著夢幻的名稱,看完卻是滿滿沉重感。 電影以一起性侵事件展開。身為社工的妻子和律師的丈夫,面對受害女學生,持著不同的立場,開始了爭執。 律師丈夫檢視案件內容,看到涉嫌的狼師,勾起多年前的回憶。原來初出茅蘆的律師,竟然曾擔任過「狼師」的辯護律師? 曾經,律師也是對「捍衛正義」懷有滿腔熱血,無奈在「辯護律師」的身份下,被矯正成一個「盡責」的律師。而他在法庭上展現的伶牙俐齒、聰明才智,隨著對望旁聽席「帶著笑容,流著眼淚的女孩」,再次動搖。看著「心上人的女孩」,律師明白了一切。 再一次的交手,他無論如何不想要再縱容「狼師」,其中拉扯的「受害女孩」的「感受」,路並不容易行。 曾經,我也在高中時期穿梭於台北車站補習南陽街頭。或許直至今日,我們對於「愛情」都仍然是懵懵懂懂。 我欽佩演員們對於表演藝術的犧牲,因為尺度真的很大,每個角色都很有代入感。 一起來看好戲,反思社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xlprt7yFE 文章參考連結: https://wp.me/pd7kV6-k8
圖片來源:Ali李佳芯粉專 1994 年(民國 83 年),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將每年的 9 月 21 日訂為國際失智症日(World Alzheimer’s Day),成為一個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和世界連結的日子。 然而,緊接著在 1999 年 9 月 21 日,一場震動全臺灣的大地震,將家園毀壞、生離死別的傷痕,深深刻在臺灣人的心上。我從未知曉國際失智症日(World Alzheimer’s Day)的資訊,因為在臺灣,每年伴隨 921 到來,談論的都是當年的傷痛,雖未處於震央所在處,依稀記憶著睡夢中被搖醒,還有悲傷的新聞畫面。 直到近年觀看香港藝人李佳芯 Ali 戲劇,追蹤渠 IG @aliaime ,藉由她的PO文,才知道這個節日的存在。 身為一個電視兒童,看過不少相關戲劇,也曾親身經歷過外婆因多次中風,而有相關症狀。 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 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 5 千萬名失智者,到 2050 年預計將成長至 1 億 5 千 2 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目前失智症相關成本為每年一兆美元,且至 2030 年預計將增加一倍。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從來,具有影響力者的一言一行,總是吸引眼球,欣見在 IG 上擁有百萬追蹤粉絲的 Ali,投入心力,喚起大眾對切身事物的感知。圖片來源:Ali李佳芯粉專 相伴的羈絆?曾在我心中懸盪的聲音,9 月 18 日下午 3 時,一起線上觸動心弦。 文章參考連結: https://hkese.net/article/35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