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充電


職場充電 職場語錄 自我成長

每當連假過完,或是週一又來臨時,總是很厭世的想離職嗎?討厭自己現在的這份工作,覺得不是自己要的,或是覺得這份工作無法真正的發揮自己的實力;想想當初好不容易努力準備履歷,通過層層面試才獲得的工作,此時在自己眼前卻一文不值。 你是不是也有上述的困擾呢?為什麼當初求之不得的工作,現在會變得讓人這麼厭惡甚至想逃離?其實就是因為有些問題我們沒有想清楚。如果這些事情沒有想清楚的話,未來換工作,儘管一開始多喜歡,後來都會陷入一樣的想離職旋渦中。因此哈佛職涯導師就提到下面這三個問題,要讓大家好好想想,分別是「想投入什麼產業」、「想從事什麼工作」、「想獲得多少待遇」。 剛出社會的年紀25歲以前,都可以先到處試試看各種工作,但過了25 歲,甚至到30歲,換工作再也不能只思考自己的興趣或是情緒的不舒坦,必須要好好想想自己想在哪個產業中深耕,因為每個產業都有不同的know-how需要累積;而在這個產業之中,你又想要做什麼樣的職位,職位將會影響你看事情的角度和方式,什麼職位的能力是你想要具備的?最後就是待遇,若要大幅度地跳產業的話,就要思考自己過去沒有相關經驗和能力,是否能夠接受比較低的待遇,而這個待遇未來是否有成長空間,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 若是好好想想上面三個問題,也能幫助自己思考是否真的需要離職,此時離職對自己的職涯是不是有幫助的,能夠避免自己因為一時的情緒波動而衝動決定。

職場充電 職場語錄 自我成長

回想看看你的一天是否是這個樣貌:從通勤到公司的路上,就在看堆積如山的Line訊息並且回覆,接著一進公司就急著開E-mail,誰誰誰又來跟你說有件事情很緊急需要先處理,於是就這樣過了一整天。而這些堆積如山的待辦事項似乎是永無止盡,只會讓人覺得越來越忙,心也越來越累。     你是否想過,待辦事項其實只是在滿足別人的期待而已,那你自己想做的事呢?你可能會問說,一整天都被這些事情佔滿了,哪有時間做自己的事,就是因為這樣的工作模式,導致你的生活情趣完全被吞沒,才會越來越沒有動力。   這件事是可以解決的,Jake Knapp及John Zeratsky所著的《Make Time》即是在教我們如何有效地管理時間,讓自己不會忙的亂無章法,失去目標與頭緒,即是尋找出每天的「亮點」,也就是精華。     首先,選擇你的"精華",我們一天不會只做精華這件事,但做了這件事以後可以讓你的一天感到特別有成就感和滿足,也會讓自己覺得有目標。選擇精華可從三個角度來去想:急迫性、滿足度、樂趣。     如果我們每天都能有一件精華的事:可能是一個棘手的提案、烤一個蛋糕給媽媽、一份報價單…等等,只要讓你覺得做了以後能為一天帶來活力,不會讓你覺得這一天只是瞎忙,就是一個好的精華。並且要記得為你的精華安排時段、為時多長、並把它安排在行事曆上,你便能就此掌握住自己的時間,且創造生活意義。

職場充電 職場語錄 自我成長

工作總是一個換過一個,好不容易面試上的工作也很快的失去熱情,總覺得自己工作的熱情會發生在下一份工作,就這樣無限的輪迴,但你可曾想過下一份工作你真的可以找回你的「熱情」嗎? 有一個經典的寓言故事如下: 在中世紀的某個歐洲小鎮,有三名工匠正在建築工地工作,當被問到「你正在做什麼呢?」三位工匠分別有了不同的回答: 工匠A:「我在推磚頭。」 工匠B:「我在賺錢。」 工匠C:「我正在建造本世紀最豪華且即將流傳千百年的大教堂。」 做著同樣的一件事,三位工匠心中的想法卻完全不同,你說工匠C他對這份工作比較有「熱情」嗎?其實不然,而是「使命感」使然。紐約曾舉辦過一場「操作員挑戰賽」,又名「污泥奧運」,參與者是紐約從事污水處理的勞工,參賽者相競表現自己的工作技能,且完全能感受到他們想把工作做好的心以及以此為成就感。 為什麼有些人的工作是坐在高樓裡吹著冷氣,仍感到內心空虛;但這群在極差環境下工作的人,卻感到心靈富足。就是跟「使命感」有關,就像工匠C,他對他的工作有使命感,相信自己的工作可以幫助到世界,同時讓自己感受到成就感。   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說:「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的人,幾乎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光靠熱情是無法支撐你做每一份工作的,試著思考自己在工作中的「使命感」,也許能幫助你對於工作不再那麼提不起精神。  

職場充電 職場語錄

作家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在《最後吃,才是真領導》提到了一個故事:美國曾有位國防部副部長參加某個論壇,主辦單位讓他坐商務艙,專人接送到五星級飯店後,任何需求都有服務員隨傳隨到。退休後他再次參加同一個論壇,你認為他還會有一樣的待遇嗎?沒有,他只能自掏腰包搭經濟艙,想喝飲料也要自己倒。 這讓作家賽門.西奈克提出了「一個人脫下職稱,還剩下什麼」這個疑問,沒了頭銜,大家還會如何看待「你」?此時你個人所代表的價值觀就成為大家能夠繼續認同你的部分。   相較於公眾人物在乎人前名聲,我們需要在意的是「人後名聲」,與同事的相處、與主管的斡旋、與客戶的溝通,都能夠塑造落在人們口中的「人後名聲」。而這個人後名聲又分為兩部分,由「性格」和「能力」彼此相輔相成。 「性格名聲」完全取決於你的個性,是表現出你待人接物的態度。例如你的個性是友善、體貼,這些都表現在你的日常工作之中,自然就能與你的能力交融,傳遞給人「能力好,又善解人意」的名聲。 「能力名聲」則是專業技術的成就,取決於你個人想長期累積的核心能力,例如你會攝影、烹飪、裁縫,做出優秀作品外還能指導別人,這就會是你的能力名聲:「那個人拍照拍得很好」。   也因此除了職場的職稱頭銜外,我們個人所代表的名聲即是「性格」與「能力」所組合的,要將自己的價值極大化,不要流連於追求職稱,而是努力培養自己的能力與塑造性格,才能創造出不被職稱困住的個人價值。

職場充電 職場語錄

你有沒有想過,總是嚷嚷著「不想上班」的你,其實也不是真的不想努力,而是努力沒有方向而已?前陣子在流傳著一篇文章《蹲族:在北上廣無所事事年輕人》,敘述目前中國出現了一群這樣的人:年輕人、高學歷、無薪、不熱血也不奮鬥,這群人他們稱為「蹲族」。他們並非沒有能力,而是他們不想,甚至是找不到努力的點。   跟台灣年輕人相似,總是在大學畢業後興致勃勃地進入職場,待了一兩年才發現社會職場中的現實面,很多事不是自己喜歡的,也不想接受,卻也無從改變和反駁,只好工作換過一個又一個,甚至是辭職待在家,或是出國給自己一個gap year。   這群人不想努力嗎?其實也不是的,他們只是不想「上班」,他們所認為的上班,即是出賣自己的時間,賺取金錢,但他們不想這樣,想要把握自己的時間,也想利用這些時間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這樣的觀念也許在老一輩眼裡會覺得看不懂,但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喜歡開自己的咖啡廳、選物店,甚至是開始做起網拍、自由接案等等的工作,雖然賺得不多,但是他們很願意「工作」,為自己喜歡的事工作,跟出賣時間去上班是不同的。 如果你能在職場中找到自己擅長而且喜歡的事,這件事也能給你帶來成長,你就不會覺得時間只是被出賣掉,自己也能有所獲,這才是「工作」。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性,才能為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