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正確飲食習慣 幫助維持血糖保護內臟

(圖片取自https://pixabay.com/)
根據統計,台灣國人死亡危險因子中,高血糖就站了很大的比例。讓長期血糖過高卻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增加得到糖尿病的機率。
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國民飲食指標」及「素食飲食指標」建議:日常飲食依據飲食指南建議的六大類食物份量攝取,所攝取的營養素種類才能齊全。
以下12項國民飲食指標,不僅能幫助維持血糖,保護肌肉與內臟器官的組織蛋白質,還可以促進腸道的生理健康,還可幫助血糖與血脂的控制:
- 飲食應依『每日飲食指南』的食物分類與建議份量,適當選擇搭配。特別注意應吃到足夠量的蔬菜、水果、全穀、豆類、堅果種子及乳製品。
- 了解自己的健康體重和熱量需求,適量飲食,以維持體重在正常範圍內。
- 維持多活動的生活習慣,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或是75 分鐘的費力身體活動。
- 以母乳哺餵嬰兒至少6個月,其後並給予充分的副食品。
- 三餐應以全穀雜糧為主食。
- 多蔬食少紅肉,多粗食少精製。
- 飲食多樣化,選擇當季在地食材。
- 購買食物或點餐時注意份量,避免吃太多或浪費食物。
- 盡量少吃油炸和其他高脂高糖食物,避免含糖飲料
- 盡量少吃油炸和其他高脂高糖食物,避免含糖飲料口味清淡、不吃太鹹、少吃醃漬品、沾醬酌量。
- 若飲酒,男性不宜超過2 杯/ 日( 每杯酒精10 公克),女性不宜超過1 杯/ 日。但孕期絕不可飲酒。
- 選擇來源標示清楚,且衛生安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