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有趣經典《墨菲定律》為我們 的生活指路


2022.04.11

你是不是跟我有過同樣的經驗?平常沒事經過公車站牌,常常看到好幾台公車到站,偏偏今天要搭公車,等好久都沒看到車;一直都有帶傘出門的習慣,今天心血來潮換個輕便的包包,沒放傘進去,然後就遇到雨天;只要離開座位去洗手間,就有人打電話找你。

碰到這些情況時,你會不會有種被老天爺捉弄的感覺?其實這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心理作用: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了可能會出錯的想法,那就必然會出錯。

很多時候不是命運偏偏和自己唱反調,而是我們越是在意,就越有可能對於事情的不 理想結果無限放大。隨著新年開始,歲月再次鑿痕,很多事情經歷多了,也就隨著淡然,同時,也有很多事情我則是累積越來越多的疑問。我很開心有機會獲得解答,這要多虧拜讀了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令人深思的行為背後,藏著好玩古怪的心理效應!暢銷百萬冊的日常行為心理指南) 一書。

書中透過許多實例和故事,為我們講述了 68 則心理學經典,從認識自我、人際互動、 職場應用到創造更好的生活,包羅萬象,為我們看待事物,打開另一扇窗。下面跟大 家分享我自己最有感的幾則經典。

鏡中真我:我們常常透過他人的看法,建構自我認知。(第一章主題一)

我想到前陣子去聽小說課之王「許榮哲」老師的講座。老師分享關於小說人物性格的描寫。並不是用「他很勇敢」諸如此類的形容詞,而是用具體行為呈現。譬如:他養了鱷魚當寵物而且和牠相處愉快。

從小到大,我們很常有機會需要「自我介紹」。我也試著回想:我用來自述的內容,從何而來?比如我會介紹自己還蠻粗線條的,其實就是源自媽媽常常說我丟三落四,出門都會忘記帶東西。除了媽媽對我的評語,我也聽過別人說我很貼心,會去留意到一些細節。

又是「粗線條」又是「細心」?感覺有些衝突。面對截然不同的評價,我又該如何看見自己?是自我探索中不可或缺的過程:面對負評予以檢視及修正,但不因此貶低自己;欣然接受美言,但不驕傲,找到自己的鏡相,不失為一段美好旅程。

  • 踢貓效應:

壞情緒的連鎖反應。(第三章主題一)常言道「不要去掃到颱風尾」。還是從書中的介紹,第一次認識了與其相關的經典。藉由故事闡述,可以讓整個概念更清晰易懂。也從中學習理解他人負面情緒但又不要受其連鎖反應。我覺得非常適合磨練自己的脾氣,打好人際關係。

  • 消費者剩餘:

買得值不值,自己說了算(第十章主題三)除了自身心理層面的學習,書中也列舉了這些可實際應用的概念,同樣十分有趣。對於消費一個商品後,到底是虧了還是賺到了?不是取決於物品本身的價錢,而是它在購買者心中的價值。

如何讓買賣雙方都感覺值得,就是門學問了!以我自己來說,平日的買賣多是收藏的娃娃。因為想要擁有,所以早就學會使用淘寶等購物平台,在出新娃娃時,除了自己買以外,我也會揪一些娃友團購,不僅可以分攤一些運費,我也可以賺些代買費。

對於跟團的娃友來說,雖然我有收代買費,但是他們可以省下學新平台的時間;對於我來說,處理團購物要擔任橋樑責任和花時間,但是我可以賺取額外收入,如何適切設好代購費,讓雙方都覺得值得,就是我持續學習的學問。

文章參考連結:

回到上一頁